2012年12月30日星期日

Up!


It's been a year and a half after watching this movie in classroom of Canada, and it's still touching.

Courage and dreams.
Sometimes one does need to have a "push" at the back to take the 1st step. And it's particularly revealing when one fells like stuck on life and can't move on.

That movie reminds me of "Yes man", don't know... maybe it's just the gap between expectation and reality. I know it might sound childish, yet I still not get used to the working life after almost a year; I still miss the good old days when one has the motivation to try the best and felt proud; it's like you're doing something worthwhile and meaningful, and you felt like you have millions of possibilities while you believe nothing can ever discourage you.



Still, one comforter is that, I started reading again.

2012年10月28日星期日

失敗又如何?

這是我大專兩年用來激勵自己的話。

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於是我會勇往直前。

緊張?害怕?擔心?
不緊要,最多樣衰。
試下囉,反正得閒。
試左未必得,但唔試一定唔得。

但。
近來,
忘記了。
變得膽怯懦弱了。
不願意離開 comfort zone。我怕。

怕甚麼?甚麼都怕。
不想動不願思考不看書不寫字。
不。就是不。

明知怎麼都不會死。
是懶嗎?是懶吧。

但我想再問自己:失敗又如何?





請不要懶下去。

2012年10月26日星期五

文字是我的安慰劑

但我總因種種原因而放下。

想要參加一個寫作比賽,重執塵封的禿筆。
再次發現寫作帶來的滿足感。
真羨慕那些文筆流麗的人,他們輕易就能吹皺一片心湖,掀動情緒。
如得到我想望的愛情。

畢業了。
在工作九個月後,舉行的畢業禮。

天涼,就想起上學那段路。
長長的走廊,涼涼的肌膚觸感,清爽的空氣。
紅磚牆,薄毛衣。
歲月靜好。

我真討厭上班。
它吃掉我時間,消磨我意志。
但工作,亦使我成長。
讓閒瑕變得珍貴。

怎麼講呢?
我希望自己 永遠保留赤子之心。
對世情理解而不失望。
靈巧像蛇 馴良像鴿子。

2012年9月26日星期三

如果夢境是滿足欲念的工具

如果現實能於想像再現
如果人都在真實與虛幻間沉倫
如果要填補缺失免於崩壞

那麼
難怪
會在半空遇上你

或許我只是喜歡上自己的想像
世界是一片白
我誤以為你 是光子之間 唯一的實體
然後親近

張眼
對目
有話 無言

如一切老土重復的劇情
你問 我們是否相識?
我說 呵是 久遠以前
然後寂靜

其實甚麼都不曾發生
因為甚麼都不曾發生 所以我不明白
執著的理由

如果不能獲得親吻
請許我一個友誼的擁抱
縱使不能擁有愛情
起碼亦得到麥田的顏色

請容我無病呻吟一下

 這幾天總是想起這一段:

「如果選好了,就要做最壞的打算。如果要認真愛,必先要預示毀滅。如果決定要遠走異地,必要想到迷失和恐懼。如果要寫,就要知道寂寂無名。如果要仰望陽光,必須明白陽光會刺瞎雙眼。如果要專注,必然孤獨。如果要信神,必先明白神並不存在。如果我相信人,我就知道他/她會向我插刀。如果要奔跑,一定會虛耗。生命,完全就是以死亡相伴。而我開始感到興奮,走下去。」

今早跟很久不見的朋友見面,共進早餐。
之前因為種種誤會,所以大家有意無意避不見面。
席間,即使談笑自若,回不去了。

突然很想看電影,就一個人去了。
從來沒有打算看 <消失的子彈>,但時間吻合,就進場了。
血花四濺。
真是‥‥‥心臟少些強韌都不行 = ="
不會表達,但也不是不好看的。

在近來看的電影中,我比較喜歡 <末日倒數緣結時>。

 

老實說,起初以為是普通的末日愛情片,海報亦不算吸引‥‥‥
可是看完滿有驚喜的,再看一次亦無妨。

末日將至,日子要怎麼過?
狂歡嗎?破壞嗎?還會努力工作嗎?還會愛惜身體嗎?道德規範還有用嗎?追求的會一樣嗎?會愛得更深?還是恨得更徹底?作為人的價值和意義又在哪?

2012年9月22日星期六

成長

「知道自己想要甚麼不是成長。知道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後,懂得怎樣讓自己無問題,繼續另一種追求去成就自己的人生,才是成長。」

「對你而言重要的東西,對很多人而言是不重要的。」

2012年8月29日星期三

心煩氣躁失眠之更年期異變

唉呀唉呀唉呀呀~
想寫些甚麼想表達些甚麼想說些甚麼‥‥‥

但是啊,到底要怎麼寫呢表達呢說呢?
近來呵,我。

累呢,又不太容易入眠
聽歌呢,百無聊  賴
看書哦,執筆呢  忘字了
嫉妒哦,逛街購物吧
困住嗎,只是睏吧
寂寞了,還好吧
出走吧浪遊吧   儲錢吧






2012年8月23日星期四

We, Girls, Have the power!

Back to the days in Canada, one day I was chatting with a Brazilian girl,

and I asked: how can you tell if a guy like you or not?

her reply was: oh you'll know... it's... like, the way he look at you, or his action... it's different, it's, hard to say, but you will just know.

Me: ... (with the look...)

She: Nonono, seriously, we girls, have the power to know, to sense who likes you...



And seriously, I was rather dubious at that time.

Later on, I found that I do have some "senses", yet, it's only a half-sense that, you might easily mistaken, you know, people have different...

2012年8月20日星期一

某某熱線之機械心

公司有個錄音系統,就是甚麼/某某熱線叫你依著指示按 1 或 2 的那種。一直以為錄音中的聲音,機械化得不能。
現在竟成了其中一員。拖著自己都不大熟悉聲音說話。
倒也有,半分自豪。

滿足在,彷彿是種創造。





生命‥‥‥
(或許)
是個難解的謎題。



總是感覺很「閹悶」
不是因為無事可幹
即使忙碌,
即或忙碌,

放假前一晚反而不容易入睡
因為無事   胡思了
也許是   心被困住了

想掙出囚籠


2012年7月31日星期二

Benchmarking

今天在公司做了一個 benchmarking

簡單來說就是假裝顧客去測試其他公司的服務水平,看看在同一情況同行會怎樣處理/回應,並分析其優缺點。其實只是尋常事,但我實在接受不到自己的英文‥‥‥竟然可以爛到如絲地步!枉我還是讀語文出身,連簡單的意思都不能流暢表達‥‥‥

氣煞。

唉,外語也學了多年了,怎麼進步空間還是那麼大?


另,
行業旺季,
工作量大,又遇到無理顧客,
同事在公司灑淚。
壓力大,如何調節情緒也是門學問。

2012年7月27日星期五

回到三國

話說何解會喜歡看一些跟穿越時空有關的故事呢?或許理由跟會喜歡去旅行相近。

對生活不滿 + 不安於室 + 滿足想像 + 尋找未知 + 渴望改變

又,某程度是因為自傲。
心底覺得現代人「見多識廣」,又能「預知未來」,回到過去,怎能不成為人中龍鳳?我們可把自己代入角色,掌控人生。凡夫俗子,泛泛之輩?不會啊。你看,一轉身,思想出塵,鶴立雞群。

2012年7月24日星期二

十號風

幸好兩天休息,不然在公司應該是打仗般景況。

近幾年天氣多變,彩虹特別多。
有時候的確對未來感到不安,末世般情勢。
人,怎麼自處?

生活刻板
目標模糊
眼睛無神
皮膚乾枯
信心失落

2012年7月16日星期一

上班半年之 Tradeduck 大作戰

其實大題的 2 件事是不太有關的。

1.) 今天是正式上班鳥半年的(大)日子。
     (拍手拍手~)

     其中有苦有樂,感恩是如我這般的女子,工作環境人事不至於複雜可怖得難以應付,流言總有,但在當中會得慢慢學習自處。以往認為自己思想成熟個性平和,後來發現竟是無知幼稚得很。隨和,只因未經試驗加上冷情。又,(再)不能用文字燙貼地表達想法。

2.) 發現了 Tradeduck

     事緣是坐西鐵時(偷)聽到鄰座說起,好奇下就上網視察視察。滿有趣的,「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把自己不用的跟人交換,環保又實惠。感覺上像是有點師奶,但家中的確有不少東西是「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的, 分明放在家中不會用的,丟了又浪費,於是年年月月放在一角使之蒙塵。缺點是整理和交換都費時。

2012年7月5日星期四

讀好專題 -- 旅行哲學

香港人,愛旅行。問道為甚麼去旅行,十個有十一個 會答你「出去抖抖氣」, 彷彿留在香港等於沒放假。於是我們不難看到假期時爆滿的旅行團、車水馬龍的旅行熱點。 我們熱愛旅行,但是所有旅遊書、旅遊節目最後都是豪玩喪食的背景。 我們喜歡在社交網絡上分享旅行點滴,但總是在當地美食前擺出勝利手勢。究竟,旅行的意義何在?
文/圖:劉細良
劉細良,香港文化人,時事評論員及傳媒主持,前政策顧問。閒時喜歡四處遊逛及打書釘。出版文化評論作品有:《大朝 聖——全球旅遊狂熱》、《日本痴漢》、《帶着偏見去旅行》、《紐倫港之夢》、《過客》及《過客2——中國遊記》。時事評論作品有:《卡拉OK政治論》、 《曾蔭權的百日維新》。曾主持商業電台節目《打書釘》及《光明頂》。
旅行文化與文化旅行
全球化時代下,旅行觀光已靜靜地起革命。農曆新年我在伊朗卡尚城巿郊深山,一條遺世獨立的阿塞拜疆人村莊中,我正用手機WhatsApp將山中雪景傳送給香港朋友,他與我同步欣賞這條被稱為伊朗最美山村風景。這是十年前也不可想像的。
今天旅行的意義已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三十年前我開始了長途旅行,拿着一本萬里出版社的中國西南線旅遊 指南,在少得可憐的資訊下,走上了雲南、四川的路。當時的長途旅行是有一種浪漫主義元素,特別刻苦,體驗中國老百姓生活,住招待所五元一晚床位,吃個體戶 飯店,全程只有木耳肉片及西紅柿蛋花湯能嚥下。當時旅行時光過得特別慢,旅途的回憶也特別漫長,三十年難忘。
在那年代特別羨慕台灣作家三毛,她筆下撒哈拉的故事,與荷西的愛情,加上那一身吉卜賽造型,充滿異國情 調。還有齊豫的歌聲,一首橄欖樹,開首便是「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甚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旅行的情懷老土而浪漫,正因為旅行資訊 貧乏,所以才有探險的心態,旅途上充滿不可知,景點開不開門,巴士路線是否改了,酒店牀位收費是否漲了價,一切只是靠在火車上、飯店內遇到的旅客口耳相 傳。
眼睛旅行
2012年我每天都在旅行。早上打開《蘋果日報》副刊旅遊版介紹印尼日惹世界文化遺產,到報攤買本《新假期》及《U Magazine》, 專題是五一假期短線遊提案及台中民宿大比併。晚上電視台打開有Discovery Channel又有Lonely Planet主 持Ian Wright在旅途上擠眉弄眼裝鬼臉,National Geographic Adventure今次遠征秘魯馬丘比丘。走在金鐘地鐵站,一系列燈箱廣告是「好客山東」、「自然湖北」。由於旅遊媒體及資訊發達,我們足不出戶,也可行 遍天下。對從未踏足的地方,已變得很熟落。有時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已去過。正由於一切已變得熟悉,旅途變了一個按圖索驥的驗證過程,資訊愈多愈發達,在親身 體驗後往往留下失望,因為旅遊媒體塑造了大家不切實際的期望。
「唓,LP指南介紹間食肆好一般啫!」「又話係Best Keep Secret,乜咁多人排隊!」在旅途上不斷聽到手執旅遊指南書的人在申訴貨不對辦。資訊愈發達,期望愈高,旅遊的滿足感卻愈低。
我拍故我在
第二個改變旅行體驗是來自新媒體,在Facebook、Twitter及微博普及後,在食肆也好,在維園 六四燭光悼念晚會也好,年青人總要第一時間用智能手機拍低,上載同朋友分享。食物由侍應端上去,總會有人大叫「咪食住,等我拍低先!」其他人只得放下筷子 等。即時分享旅途感受是新一代旅人的習慣,以往買張明信片,在巴黎花神咖啡館坐下,一邊想、一邊寫的情懷早已消失。因為數碼照相方便,大小旅客到了景點, 第一件事是拍照,好像沒有拍照上載,就沒有到過一樣。在吳哥窟巴戎山上太陽徐徐落下,彩霞滿天,但遊人只忙着爬高爬低拍照,我疑惑為何不靜靜坐下來欣賞如 斯美景呢?難道不上載照片,旅途上一切體驗都變得不真實嗎?
社交媒體的普及,同時令旅途成了短暫回憶。八十年代去內地作長途旅行,事先做一輪搜集資料工夫,回來後拿 菲林去旺角沖曬,再約旅伴出來睇相,再一次回憶旅途上的趣事傻事。旅途的回憶特別漫長。在Facebook年代雞毛蒜皮感受也要同別人share,更何況 旅行體驗,一切旅途的感受在由景點回到酒店起計,到睡前已將相片及網誌更新那一刻,已經終結。我從伊朗回到香港後,朋友對這陌生國度很感興趣,反而我卻提 不起勁去介紹,只因對伊朗的回憶,在飛機抵港降落一刻同步消失。我說:「去我個Blog 睇咪知道囉!」
旅行的姿態
既然旅途充滿失望,而滿足感又很快消失,為何城市中產仍熱衷去旅行呢?答案是因為旅行已是一種 lifestyle,旅行目的地、酒店、交通,甚至衣服用具,這一連串消費選擇,正反映了個人的文化、品味定位。無印良品推出專為frequent traveler 而設的Muji Go,所謂「山系」戶外服裝大受年輕人歡迎,正是覷準這個龐大旅行相關的消費品巿場。香港中產春天去京都賞櫻,不會去武漢,國際學校學生暑假去吳哥窟做文 物保育義工,不會跟本地旅行社辦的加拿大英語遊學團。旅行也變成中產階級身份位置之戰。
既然消費主義主導旅行,我們通過旅行去界定自己的階級位置,旅遊體驗是否已變得不重要呢?我始終相信,旅遊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將自己轉移至一個陌生文化環境,進行跨文化比較。要重新享受旅遊的樂趣,大家可以回到基本。
回到基本
在選擇旅行目的地時,必須問一問為甚麼?而這一問,背後必定涉及你個人的文化知識修養。在奉維基百科為聖 經的世代,大家以為一切知識均可以外判予搜尋器,Google一下目的地,便彈出大量旅遊資訊,景點圖片及網誌,又全面又update,方便快捷。但外判 知識最大問題是不能融會貫通,形成個人視野及興趣。一個人的文化興趣可能源於一本武俠小說,我去伊朗阿茲德追尋拜火教,是當年看金庸「倚天屠龍記」,對波 斯拜火教明教聖女小昭產生興趣所致。正如我對中亞的興趣,是源於喜多郎的音樂,由中國境內絲綢之路開始,二十年來穿梭中國西北,甘肅、新疆、北印度、拉賈 斯坦、伊朗,尋找昔日駱駝商旅足跡,最後在伊朗竟然找到保存完好的商旅驛站,雖已改成了酒店,但那種滿足感,不是上載照片去社交網站可比擬。亦因此我又計 劃動身往中亞其他蒙古汗國時代的商旅重鎮,如烏茲別克的撒馬爾罕及布哈拉,這是影響唐文化深遠的突厥文化中心。
這是很個人化的興趣,是通過閱讀及旅行,將知識結合起來,這才是旅遊真正的樂趣。書本才是我們旅途上的最 好伴侶,但大家切勿將旅遊指南當作旅伴。在中亞絲路商旅重鎮伊斯法罕,當你身旁是日本蒙古史專家作品《大漠》,了解帖木兒帝國歷史,這城在你心目中不止於 伊斯蘭建築的景點,而是接通了數百年前帖木兒帝國歷史的大門。當你知道伊朗突厥文化對中原外族政權唐朝的影響,西安博物館中唐三彩中那些胡人商旅及動物就 有了特別的意義。
歷史、文化、小說、散文、詩歌,任何人文科學的書本,都有助培養我們的知識修養,令我們真正享受到旅行的 樂趣。反之網絡上搜尋大量的旅遊資訊,不會令大家具備人文知識的修養。「豪買喪食」是典型港式旅行的目標,偶一為之亦無不可,但世界之大,又豈止「豪買喪 食」四字所能涵蓋呢。
文化才是最佳的旅遊指南。
專門評論旅遊文化的作品:
以文化角度寫的遊記 :
近期在旅途上在閱讀的文化史作品:

近在咫尺的旅行
文:張綺貞 圖:由受訪者提供
王劍凡博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英文系,主修翻譯,並取得博士學位,研究哲學翻譯;現為中大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以 及翻譯系兼任講師,並在不同大專院校教授翻譯、哲學、通識科目,包括「新聞翻譯」、「公關翻譯」、「字幕翻譯」、「幸福論」、「旅行與翻譯」、「旅行哲 學」、「流行文化與現代社會」、「創意思維與圖像思維」等;研究興趣包括翻譯、旅行、哲學;現擔任香港電台第二台文教節目《生活也是哲學》主持;2009 年榮獲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模範教學獎。王劍凡博士熱愛旅行,背着背包走遍一百多個國家,常常帶着手執橄欖葉的多啦A夢到戰亂國家,期願和平。
讀: 《讀書好》
王: 王劍凡
環境泡泡
讀:你的旅行哲學是甚麼?
王:談不上甚麼哲學,只是對旅行有點看法而已。我始終覺得生命只能來一次,無論我們的知識面有多闊,網絡有多廣,始終都會被自 己的生活環境所困。旅行可以讓人暫時放低俗務,往外走走,透透氣。現代人尤其覺得旅行是一種補償,甚至是逃離。不過,對我來說,旅行的意義不單如此。我很 喜歡感受別國的文化,這可能跟我教學工作有關,除了「旅行哲學」,另一科我很喜歡教的科目是「幸福論」,我很想知道不同地方的人怎樣看待幸福問題,了解多 一點,就可以給自己反思的機會:我們是否給日常生活、文化和周圍環境同化,以為平時自己走的路是唯一的現實?還是這個世界有很多可能?例如在南美你會發 現,當地人的生活往往很簡單,只要有音樂、舞步、海灘,就可以過得很快樂。不過,這是否代表去了南美,就一定得到快樂呢?當然不是。今天媒體常常談論幸福 指數,說某個國家的幸福指數排行第幾,其實意義真的不大,理由很簡單,即使移民往幸福指數第一位的國家,對幸福一點保障也沒有。
讀:香港人去外旅行比較喜歡跟旅行團,你怎樣看這樣的旅行形式?
王:一般人去旅行的目的是去看新鮮事物,跟團去旅行無疑可以省卻很多麻煩,又不用費心。社會學家Eric Cohen提出「環境泡泡」(environmental bubble)這個概念,指出遊客被一些跟自身生活環境相近的事物所包圍。跟團的話整個行程都很保護你,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基本上觀光客沒有甚麼機會 直接接觸當地的人和事。這樣做的目其實要令遊客舒適安心,既給你看到陌生的事,讓你從遠處去凝視別人的生活,但又怕你感覺太陌生,比如擔心你不適應當地食 物,所以很多旅行團在行程的第二、三日就安排去中國餐館吃中國菜,非常細心體貼。如果旅行的目的是出外走走,遠離日常生活的俗務,輕鬆一下,跟團的好處不 言而喻。不過,這又帶出另一個問題。旅行團的行程往往相當緊密,例如甚麼歐洲十天團,短短的十天,遊走多個國家,遊客會發現,在旅途中,一點也不輕鬆。
旅行經驗從來就不能複製
讀:你怎樣看現代的旅遊?
王:談現代旅遊之前,應先看看古人的旅行觀是怎樣的。古時的旅行從來不是甚麼正面的東西,跟「娛樂」、「享受」扯不上任何 關係。古人離家遠行,往往是因為被迫流放,或出於宗教理由,或出於經濟原因,不得不離鄉別井,尋找機會。現代旅行的理念徹底改變了。首先,旅遊變得愈來愈 商品化,變成一種消費娛樂。現代人日常生活步伐急速,工作繁重,一有假期,就會想去旅行。英語「holiday」一詞源自「holy day」,假日的目的是榮耀上帝。世俗化後,現代人對假期的認知已失卻這種宗教的「神聖」色彩,工作愈繁重,假期就愈重要,假期去旅行變成繁忙工作的一種 補償;加上消費主義的影響,若有假期,又負擔得起,旅行必然是假期的最佳娛樂。我們甚至會覺得,總之離開最重要,去哪裏反而是其次。旅行社的廣告不斷鼓勵 我們出門外遊,旅行與幸福差不多畫上等號。對香港人來說,日本很潮,台灣很近,泰國很便宜,韓國可以買到護膚品,我們的選擇好像只有這幾個地方。但這個世 界其實很大,我們應該還有很多選擇。
第二,我們現在迫不得已面對過度詮釋的旅行世界。有論者認為,旅行已死,意思是我們已經不能再像古人 一樣,有機會發現新的天地。Google Map的鏡頭已對準世界每個角落,地球已經沒有甚麼地方是未有人涉足的。今天,難道還有人會相信世界某個角落會隱藏着人間樂土或桃花源嗎?說到底,旅行只 不過是陌生與熟悉的角力,太過陌生,會害怕,卻步不前;太過熟悉,又會覺得沒有出發的必要。為求安心,旅客出發前會做很多資料搜集,但無可避免會產生成 見,想像與現實一對照,就會有一定的落差:「為甚麼跟我想像的差距這麼大?旅遊資訊上寫的完全是兩回事!旅遊指南全都是騙人的!」問題是,旅遊經驗從來就 不可能複製,遇到不同的人就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很多時候,期望往往是最美好的,就好像小學生去旅行,出發前一晚是最開心的。既然不如想像,為何還勞師動 眾?今天,連想像也不用了,只須安坐在電腦熒幕前,便可以進行「虛擬旅遊」,遊故宮、遊大英博物館、甚至乘坐西伯利亞鐵路旅行。所以很多人覺得,今天旅行 已死。但從另一角度去看,正正是因為這麼多旅行資訊,更激發我們去親身體驗。舉例說,伊朗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我在伊朗待了一段很長的日子。美國政府和 西方主流媒體(尤其英美媒體)將之稱為邪惡軸心,但事實完全是兩回事,伊朗人是我碰過最善良的民族之一。如果說伊朗是邪惡軸心,那我就在這個邪惡軸心享受 了一場心靈盛宴。
第三,現代旅遊變成一種所謂尋找自我的手段。不過,這卻不是甚麼靈性或宗教上的追求。現代社會競爭激 烈,都市人往往會有身份危機與焦慮。我們最怕別人視我們為無名小卒,最怕周遭的人對我們視而不見。所以,大家總喜歡把旅途上拍攝的照片放上 Facebook,將自拍影片放上Youtube。Facebook和Youtube有個好處,每個人都可以當自己是明星,每去到一地,就把自己當成那個 地方的主角,所以你會看到大家去到比薩斜塔一定會做那個把塔推斜的動作,然後拍下照片,上載到Facebook,愈多人看,就會感到愈滿足,自己終於成為 主角,不再是無名小卒,就可以肯定自己實實在在的存在着。「我」的存在透過機械複製的情境,假借媒體的力量將自我不斷擴大,以補償現實生活上的挫折,達到 自我實現。
讀:那怎樣才不會入寶山空手而回?
王:這視乎你最想從旅行中獲得甚麼。旅行當然可以是一種享受,但也可以是一種探索,一種體驗,一種學習,透過對周遭人和事的認識,重新認識自己。西方哲人 說:「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看到其中一頁。」中國古人則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中西文化迥然不同,但都認為旅行能提高人的文化素養和增長 見聞。問題是,怎樣「行」,才有意義呢?我認為,若想「行萬里路」「行」得有意義,即使不「讀萬卷書」,也至少要「讀一些書」。若旅行時只顧吃喝玩樂而不 讀書,就如空手入寶山,一無所獲。現在香港人就喜歡談「通識教育」,我覺得「旅行」加上「閱讀」,就是最好的通識教育。通識不一定要有課程。舉例說,如果 你去柬埔寨吳哥窟旅行,你讀讀元朝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再讀讀柬埔寨的近代史,對照古今,你會明白吳哥王朝在過去有多輝煌,更會明白「和平對人類的意 義」。旅行和閱讀,都有助擴闊目光與視野,你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大。
讀:你是在大學教書的,現在大學生都流行畢業旅行,你怎樣看?
王:首先,我不覺得香港的大學生都流行畢業旅行。西方國家的大學生往往會在畢業後正式投入工作前,用一年時間去一次長途旅行(通常是一年),這一年叫做 「Gap Year」(間隔年)。近年,去畢業旅行的香港大學生無疑多了,但跟西方國家相比還有一段距離。有趣的是,修讀我「旅行哲學」的學生關心的往往不是學術問 題,而是想我幫他們計劃行程。問題總離不開:「你覺得哪個國家最值得去?」「你認為我應該去哪個國家畢業旅行?」「你覺得找工作重要還是畢業旅行重要?」 不過,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始終是「如果我去了畢業旅行,僱主會否覺得我只顧玩樂,不願投身工作?」聽到這樣的問題,我真的很無奈。不過,既然他們問這麼工具 性的問題,我惟有給予很工具性的答案:「其實看你怎樣應對,你可以說在這一年我看到很多事物,成長了不少,對自己的認識更深,更清楚知道自己想走怎樣的 路。」不過學生近年似乎顧忌多了,這可能跟香港的大氣候環境有關。他們很怕輸蝕,怕自己比同輩少了那一年的工作經驗。舉例說,如果有一年機會做交換生,他 們就寧願在香港打工。打工有錢,做交換生賺錢不成還要拿一筆錢出來做生活費,他們是這樣計算的。但他們沒有想過,人生有些事其實可一不可再,有些事一定要 年輕時做。將來你可能很有錢,但你未必有足夠的體力精神去旅行。難道真的要老了之後坐在輪椅上去旅行嗎?不過,這到底是個人的選擇。
讀:全球化下所有地方都近在咫尺,旅行變得容易,但同時又產生了甚麼問題?
王:這個問題相當有趣。換一個說法,可以從「距離之死」說起,即是所謂「距離之死」對旅行會產生甚麼影響。隨着運輸科技的發展,人類能夠以「時間」殺死 「空間」,世界變得愈來愈小,人類對「距離」的敬畏感也隨之消失。今天旅遊已走入大眾消費的年代,去台灣,去泰國,去日本,就等於七十年代去大嶼山和長洲 度假屋一樣容易。問題是,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世界的「異質文化」與「差異」急速消失。去旅行,最想看的就是「差異」。但進入全球化的紀元,地方性的差異愈 來愈少,那旅行還有吸引力嗎?正如剛才提過的西伯利亞鐵路虛擬旅遊。我們現在可以安坐在電腦前,邊吃速食麵飲可樂,邊乘搭由莫斯科到海參威的高鐵,沿途邊 欣賞窗外風景,甚至可選擇收聽托爾斯泰母語版(即俄語)的《戰爭與和平》。按一下滑鼠就可停車、開車、轉車,喜歡哪一段路,就從哪一段開始,錯過了的「風 景」,更可再來一次,不用硬要從起點坐到終點,累了就可以離線去睡覺,隨時再來。你認為這樣的旅遊,是可怕還是有趣?總之,進入全球化紀元,所謂旅行的意 義,早就已經重寫。
在路上
讀:我聽說你每去一個地方都會買《小王子》(Le Petit Prince)?好像是哪一個地方的封面小王子是包頭的?
王:埃及阿拉伯文版的《小王子》是包頭的,樣子就像阿拉伯國家的小孩子,很可愛。自1943年出版至今,《小王子》已有超 過二百六十種語言的版本。我讀初中時第一次看這本書,似懂非懂,也說不出甚麼具體原因,總之就是喜歡。後來,到世界各地旅行,總會嘗試到當地的書店或地攤 看看有沒有這本書的譯本,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習慣。其實,單單看不同語言版本的封面,已經相當有趣。埃及的《小王子》是包頭的,而班巴拉語 (Bambara) 的《小王子》卻是個黑人小朋友。我時常想,世界上雖然有不同的人種、文化、語言,但既然大家都喜歡這本書,即表示人類世界其實是有很多共同的價值。再者, 《小王子》的故事跟旅行也有密切關係。故事中的小王子離開自己的小星球,然後展開一段段的星際旅行,當中的經歷其實是自我成長之旅。這其實也是現代人旅行 的意義。
讀:關於旅行的書,你會推薦哪本?
王:有兩本書很值得讀。第一本是Jack Kerouac的On the Road (《在路上》);第二本是Alain de Botton 的The Art of Travel (《旅行的藝術》)。當年以Jack Kerouac為首的「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主張上路,是為了把自身投入世界的洪流,以自己的身體與靈魂直接感受時代的氣息。他們放棄物質享受,不為金錢所誘,不受中產主流價 值所支配,藉着旅行去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境界。今天,重讀這本經典,尤其意義深遠。近幾年,愈來愈多所謂「背包族」,拿着一本Lonely Planet, 走遍世界各地名山大川,不過,他們身上的背包而不再是「垮掉的一代」那種破帆布包,而是Columbia、North Face這樣的名牌背囊,他們也不是「拒絕消費而活」的一代,而是裝備精良的消費一族。現代旅遊很容易跟幸福畫上等號,只要出發,我們就會得到快樂。 Alain de Botton 的 The Art of Travel 則教我們認真思考:旅行是甚麼?這本書本身就像一場充滿趣味的旅程。作者教我們如何好奇,思考、觀察,藉着旅行,我們可以重新對生命充滿熱情。認真閱讀這兩本書,你會對旅行有另一番感悟。
讀:你認為哪一種旅行形式最好?
王:很難說哪一種旅行形式最好。最重要的是,問問自己,去旅行的目的是甚麼?思想自由永遠是最重要的,即是說,只要經過深思反省,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旅 行哲學。舉例說,今天有很多所謂的「背包族」,永遠覺得自己才是真正的旅人,因而會歧視跟團的觀光客,認為自己帶着Lonely Planet一定比拿着「吃喝玩樂式的旅遊指南」優越。不過,有沒有想過,Lonely Planet其實已建立了一個所謂「全球自助旅遊的社群」,他們會在同一間旅館出現,同一景點現身。拒絕跟團的這些旅人,其實已報名參加了一個無形的旅行團,那就是Lonely Planet。所以,不要理會別人,選擇自己喜歡的旅行形式最重要。
讀:有沒有甚麼有趣的旅行經歷可以跟我們分享?
王:有,要說的,十日十夜也說不完。就說一個吧。幾年前,我去格魯吉亞旅行,完全是閒逛亂闖,手上連地圖都沒有。走着走着,突然到了一個圓形廣場,廣場上 的銅像有點眼熟,細看之下,才發現噴水池圍繞着的銅像都是《小王子》的角色。這個廣場連旅行聖經Lonely Planet都沒提過,後來我上網也找不到任何資料,完全是一種「偶遇」。我覺得,所謂的「旅行」,最精彩的就是這種「偶遇」。旅途中,我每天清晨起來, 都會跟自己期許:今天不知會遇到甚麼美好的人和事呢?不知會跟怎樣的風景邂逅?跟「美好」的事物相遇,對我來說,就是旅行的意義。

2012年6月19日星期二

亦舒

「你要改是因為你自己願意改,不要為任何人,怕只怕那人會令你失望,你又得打回原形。」

「盼望得太久的東西,最好不要得到。在想像中,它常常是好的,其實並不如此。事實上生活就是生活,並不是做神仙。」

「你要是知道人們其實甚少想起你,你就不會介意人們怎麼想。」

人不能往回走,你要尊重當年的抉擇。

人是很賤的,若沒有挑戰,又說太悶

2012年6月18日星期一

五個月

不經意已經在這裡工作了五個月。說已經適應似乎有點太過,但也不是不適應的。反正現在,日子是比較容易過的。

太多話想說,太多不知怎說。像是得了失語症,筆不應心。

想放暑假、想辭職、想旅行、想整理生活。

過於不滿。

2012年6月13日星期三

單純的快樂

等電梯回家,看到穿著校服的女生,捧著一碗外買碗仔翅,專注而凝神。除去多餘的包裝,雙手溫柔,如待珍寶。時而輕吻碗邊,吸啜多出的汁液。

如此容易便滿足。

2012年6月11日星期一

2012年6月9日星期六

落差

今天去了期待已久的活動,但由於事情跟想像有落差,心有戚戚然。
都怪自己想得太多。
只是嫉妒所未知的空白。

到底在那裡可以找到幸福呢?
如果要少發問多做事,起碼要知道該做的是甚麼事,要找到驅使人勇往直前的目標。
若然感到疲累,若是力有不逮‥‥‥

看到用心生活的人兒,踏足之處遍地生花 --
而我。

2012年5月28日星期一

每月一聚

跟朋友尖咀晚飯,過了愉快的一夜。
生活磨人,各人有各人的煩惱,但說說笑笑,日子過去了。轉眼又一月。

在銅鑼灣找到一爿新店,日本牌子,專攻女客。明明是個好日都不化妝的懶女,明明自知三分鐘熱度,卻禁不住買下一袋個人護理/化妝用品,然後心裡無聲嘆息:「女人錢真易搵」。

終於開了個繳費靈戶口,把待清的賬單理清。
都是些數字遊戲,把 A 戶口的數字轉到 B。利害之處是金錢交易全不經「人手」,大大減低消費時的戒心。月結時便會得詫異,咦?好處是清單列出了每月的花費,一項項清清楚楚,毋須自己費神,一目了然。

2012年4月17日星期二

舊相片

挑選相片參加比賽,給了我一個翻開舊相簿的機會。
看到少時的自己,裂嘴而笑的樣子。看到年輕的父母,展開新生活的活潑。
看到去世的長輩,看到久遺的暖意‥‥‥

回看近照,蒼白的笑。
忘記怎樣好好生活了嗎?

不要執著過去的影子,不要貪戀過去的溫熱。

未來,
保持微笑,編織故事。

很想很想
用力生活


(後)

相片比賽得了「安慰獎」,總比沒有好。

2012年4月8日星期日

一分耕耘 = 一分收獲?

小時候,總說一加一等於二。
長大了,知道一加一可以等於十。
這世界,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話說我份工會「遇到」不同的人,發生不同的事。
前兩天遇到個好人,跟我上司表揚我的「好人好事」。而其實,我只做了最基本的事。
又,有時,自問幫了某些人不少忙,換到一句無誠意的「唔該」+ 匆匆掛線。
成件事我唔知應該比咩反應。
大概,世事一向不合常理。

另。
已從「呀姐」處得知要過試用沒問題,亦做了人生的一次的 appraisal。
雖然工種不是自己喜歡的,但起碼人事還好。
「呀姐」贈我  融會貫通  四字真言。
我想,如果凡事都能  融會貫通 ,或許。

這兩天收到的好消息比壞的多,按理是快樂比苦澀多。
但,歡愉的感覺只維持了數十秒,鬱悶卻滯留了整夜。

這夜,
簽了第一份儲蓄保險,
申請了第一張信用咭。

2012年4月1日星期日

唉我真係接受唔到囉~

因為收工心情不好,想找朋友呻下。

誰不知‥‥‥
聽到單「八掛新聞」搞到心情仲差。

點解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點解??????????????????????????????????????????????????????????????????

差到眼綠想尖叫想落街狂跑三五十個圈。

聽完呢隻歌,



笑左。

2012年3月26日星期一

狼來的一天

早上去祟拜,然後用十五分鐘空檔買了一支遮瑕膏一盒眼影加一盒胭脂。
女人錢真好賺。
明明不常化妝亦不打算花錢。

中午跟朋友吃自助餐。
不知是否年紀關係,吃得不多,可以說是「虧本」之行。不過,自助餐大概只關於選擇。一碟碟精緻小點,光看也滿足。

遊走到 SOGO,缺乏購物意欲。 
望著各種商品,美倫美奐。但我工作,消費,睡覺,再工作,然後。
盪到尖沙咀海旁,正舉行國際無伴奏馬拉松音樂會,驚艷的體驗
坐在梯級上,感受海風的姿態,讓聲音充灌耳蝸。看,眼前用力生活的人。
惦念學子生涯。 

朋友說:無目標的人生好慘。
是的。
最討厭那種口口聲聲不滿現狀又不努力改變的人。
現在我卻成為自己討厭的人。
晚上沖涼,水花灑下時發現,親愛的,其實我只是不適應
從前到現在。
用過去的目光看當下。
過渡期,慣了就好。









今天回家時想起這句。
我只是個貪生怕死的女子,沒膽量參與革命,不打算持續爭戰。
但,
請不要剝奪我說話的權利。
呼吸不自由不會致命,但危害健康,如慢性毒殺。

2012年3月24日星期六

假期前一天

總不願睡。

弄東弄西,弄得眼睛張不開。滿足了。



累了。

2012年3月23日星期五

廿一世紀太陽照耀下的「天堂」-- 閱讀北韓

中大讀書會網站重播以往的講座,聽完做點筆記。

北韓怎麼會跟「天堂」拉上關係?
1) 當地買到的書:Perfect paradise for the people。
2) 當地聽得最多的句子:這裡是社會主義的天堂。

可以參考的書:
1) PYONGYANG
2) 1984
3) This is paradise
4) Great leader, dear leader

抵達:
1) 報關要非常準確。如報金錢,最好有仙作單位。
2) 入內有一定限制:可以帶相機,但不可以帶長鏡頭。電話在機場就要放下。
3) 機場重覆一句說話:「偉大領袖金正日領導下我們平安到達平壤」。然後聽到眾人拍手。
4) 會有三個人跟著你到處走:一個司機,二個導遊。據說全是國家安全部的人。導遊會記錄你問的所有問題。

平壤:
1) 八線行車、沒垃圾井然有序 、馬路上沒甚麼車、很久才有一輛經過。
2) 在北韓說話,一提及金日成或金正日,之前都要加「偉大的領袖」或「親愛的領袖」。
3) 有個遊樂場,據說要三、四天才能玩完,有時能去有時不。樂園門口用韓文寫了這句:「世界上沒有甚麼值得我們羨慕」,宣傳快樂。
4) 到處都有金日成跟金正日的照片。
5) 中國人不難去。以色列人,南韓人、美國人較難去。
6) 只有一間民房可供參觀。
7) 只會看到政府要你看的東西,高樓大廈圍著貧民區。
8) 遊客第一個去的地方是金日成銅像,一般人的高度只到鞋頭。

北韓為甚麼是「天堂」?
用官方的說法:
1) 四大福利
A) 11 年免費教育:一年學前教育、四年小學、六年中學。200 多間大學,入大學比例有 65-70%。
B) 醫療免費:鑲牙免費、手術免費。
C) 免費房屋分配。
D) 退休制度:女人 55 歲退休,男人 60 歲。如是優秀勞工,可得 100% 工資直至離世,最低也有 40%。

點題:
北韓的三個「太陽」
1) 自然界的太陽
2) 大太陽和小太陽 (金日成、金正日)
自稱太陽民族 / 太陽帝國,認為兩人其實是太陽神。
當地導遊說,最近有研究表示兩人的電波和太陽有一定關係。

金正日的倬號:
廿一世紀的太陽、地球的守護神、自天而降的英雄、萬民的天、人類的太陽、永遠的太陽、革命的太陽、人生的太陽、希望的太陽、非凡的軍事家、偉大的人類元老、神妙的戰術家、完美無缺的軍事家、天下第一的藝術家、電腦天才、建築大師、音樂天才、大文豪、思想理論的英才‥‥‥

他拍過電影,常說若不是被迫成為領袖,自己會是個導演,至少也是個很好的影評人。當地導遊說,他執導過三千齣電影,監製也超過二千齣。(信不信由你,但他們說得很認真,你不可以表現懷疑) 誕生時有異象,有星,有二道彩虹。

北韓的家庭成份:
1) 核心階級:工農 / 祖先曾參加革命戰爭。(可住在平壤)
2) 動搖階級:沒有誓死效忠。
3) 敵對階級:祖先是地主 / 有親戚是資本家 / 有親戚在南韓。(住在最北)

生活:
1) 只有一個電視台,天天播革命歌;一份報紙,新聞台讀該份報紙。
2) 不論男女,人人都要服兵役。
3) 當地教科書神化金日成、金正日。
E.g. 韓戰時,美國戰機在金日成頭上飛過,他不喜戰機防礙談天,在地上拾了塊石頭,投上天,中。戰機空中解體。
E.g. 20 世紀稱為金日成世紀。
4) 改寫歷史,洗腦教育:憎恨敵人、反對宗教、美化戰爭。
E.g. 字典政治化:美國人 => 美國雜種;南朝鮮政府 => 南方走狗。
5) 金日成和金正日生日一定要記得,兩人有屬於自己的花。

小朋友週記兩件事:
1) 自己一星期中做得好及做得不好的事。
2) 檢舉你的朋友,你覺得他們做得不好的事。並且一定要寫很多。
    => 互相猜忌,人與人之間失去信任。

敵人:
從小開始看政治漫畫,用動物作比喻:美國人是老虎;日本人/南韓人是狐狸;自己是刺猬,細小但可以打敗老虎。把南韓描述得如火坑一樣。

地下鐵:
全球最深的地下鐵;規定一個時間參觀;稱有 27 個站,但沒有人乘多於一個站,想乘回程也不可以;有地下鐵看到的人,衣著跟平時看到的不一樣,比較光鮮;介紹地鐵的書,
郵票上的圖也只有那個站;走過的地方從沒有再看到地鐵標誌。

圖書館:
據說藏書是全世界最多;要的書只要跟服務台的女士說一聲,就會自動彈出來。

停戰協定地板門店:
南韓過板門店十分輕鬆,像鴨仔團;北韓過板門店氣氛恐怖,營造山雨欲來的感覺。

南北韓的分裂和統一:
調查顯示大約要 3000 - 6000 億美元代價。

未來北韓大致有三個可能:
1) 經濟特區
2) 有改革,但政府可隨時收緊
3) 不能回頭

現今的社會集體失憶,雖然歷史學家湯恩比說:「人類在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在歷史中學不到任何教訓。」,但或許也不用太悲觀。內地出了本書,大概名為「中國 1978-1988」,裡面說了一段: 
「雖然我們醫了很多傷痛,但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要痛定思痛以此為鑒。一個不能從災難中總結吸取教訓的民族是無前途的民族,而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不斷研究病例,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問:怎樣去北韓?
可以選擇自由行或跟團。自由行可跟導遊關係親密點,但他們要看管你也比較容易。跟團有照應,要看管你比較難,但一般只去幾天,了解不多。

1) 經內地東北去,內地不少北韓團。
2) 經鴨綠江乘火車入
3) 香港有些旅行社也有北韓團,一般由沈陽/ 北京出發,去十多天,旅費不算機票大約萬多元。

2012年3月18日星期日

話。說。

「我不美好,但至少真實。」
若有天我能堅定吐出這一句,我就學懂自愛這一課。

不確定的時候,就跟著人群走。這是乘地鐵悟出的定律。仿佛人多就是真理。後來發現人群懂的不比我多。每人都緊隨眼前的一個,一起錯。

虛無是,看到肉體移動的姿態,感覺不到身體的熱度。

2012年3月17日星期六

Marco

回家途中,突然想起 Marco。
和他相遇在加拿大,一個沉寂的夜。
夜深了,人已入睡。
怎地?門外一陣陣細碎雜聲。

穿越小孔,門內的人看門外。
只見兩名魯男子在努力地「撬門」。
慌亂了。
酒醉胡鬧?
怎辦?
決定,開門。

事後,據 Marco 的口供,我的第一句是:"powerful" 的 Who Are You!?
我倒忘記了。
大概是英文太差。如用中文表達,我想說的其實是:「有甚麼事?」
而他們,只是弄錯門牌。
初次會面,彼此都嚇到了。

及後,因為分到同一班,又是「鄰居」,成了一同行動的朋友。
Marco 是意大利人,愛說話 (um, 好吧其實是口花花),知情識趣。簡單一句就是,識氹女仔。
他予人大哥哥那種感覺。
當然,
我不否認,
一時三刻,有過的,意亂情迷。

清早
要遲到了,我獨個急急在學生餐廳吃早餐。
Marco 早吃好了。走來,陪我。

       我說:要遲到了,你先走吧。
       他說:I want to be with you.

一句十分 powerful 的話。

傍晚
他們一團人到溫哥華遊玩,我因為去過了,沒有一起去。
回來的時候,我正好在大堂打電話回家。
看見拿著行李的 Marco,叫著我的名字,迎面一個大熊抱。


女朋友說要去 Lady's night,決定去「見識見識」。
中午置裝,晚上一同化妝。
場地樂音震耳,直達心房。像進了電視場境。 
和女朋友跳舞,
握著他的手,踏步,旋轉。 

最後
沒有所謂最後。 


最後的記憶,摻了一抺酸澀

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

1st Job Experience

經歷了的第一次:

第一次喊到七彩
第一次出糧
第一次開會
第一次收到強積金信件
第一次去 Annual Dinner
第一次有員工福利
第一次覺得自己「有點閒錢」
真正理解許冠傑的歌詞

將有的第一次:
第一次 Product Test
第一次交稅
第一次出雙糧
‥‥‥

       慢慢,感覺工作開始上正軌。
       後天要考產品試,而我。
       我都不明白自己的想法。

2012年3月12日星期一

下班歷險記

Took the tram, went to a whole new universe

Saw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3 faceless hosts made a warm welcome ceremony at the tram entrance

Met him and say 'hello", but he's too sad to response

Don't worry, we'll made find a perfect head for your lady

Obama laughed at the idea

let's show him our ability

see?

But Bush thought the cost is too high, told him to reconsider

So a long negotiation began

Finally signed a contract

Though there are still some hidden problems

A big smile can solve everything

When things went wrong

A hero will come

The lady is ready, waiting for the new head

Well, as you're waiting, may be we can sail a bit

Fly like a eagle

Sing some song

Dance

O my, somebody stole my hand

Where on sea may I found it?

Calm down, 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2012年3月9日星期五

Women's Day

My Bday.

Got two phone calls from two distant friends, two days in a row, which I will never ever ever expected. It were quite remarkable, coz they have no way to get my HK phone no.

So surprise and touching.
Over half a year from the Canada trip.

Then I realized, if you surrounded by good guys and got great people to be your friends, you have already gotten your life treasure. And you lessen your burden by half, with sugar added in between.

Best Bday gift that I can ever had!
Makes me wanna be a nicer person.

2012年3月2日星期五

2012年3月1日星期四

初生之犢

工作帶來很大的挫敗感。
從未如此質疑自己的能力。

前天幾乎從上班衰到下班,不是做錯就是做漏。
給上司責備,自己也禁不住跟自己生悶氣。

下班了
腦海徘徊著同一個問題:是不是應該辭職?
到底是這份工作不適合我,還是自己不夠努力?
在巴士上落淚。

未能下決定。明明跟自己說怎麼都要走下去,明明決定不遭解雇就會做下去,明明認同這是個好的學習機會‥‥‥但。
打算   若,上班不堵車,留。 若堵,走。
結果
道路暢順得不能。
 
故事延續。

二月廿九日   上班以來第七十七次壞事後
山洪暴發
抑壓著
在洗手間

可能去太久了,同事入內詢問。
答:無事。
但大概所有同事都知道甚麼事。
尷尬得可以。

小事一樁,不是不明白。
只是按耐不住。淚腺太發達人又過於軟弱。
鹹水不花錢。

午飯後,上司把我叫進會客室。軟硬兼施。又道:其實個個入黎都喊,男仔都喊,不過你平時可以同我地多點溝通,不是一下子爆發。後來上司的上司也走來好言相勸。內容不多說了。只是覺得,無論是甚麼原因,是真心關懷,還是因流失率太高,反正感覺好點了。

只是啊
還是大壓力。

2012年2月24日星期五

你今日反省左未?

「jumbadoula」

你還在你的皮膚內嗎?/ 你的靈魂還在身體裡嗎?

這句是非洲某偏遠部落打招呼時的用語。意思是:你是否還在認真生活?

生活和生存是有分別的。






參考:RTHK

2012年2月21日星期二

娛賓

古有老萊子彩衣娛親,如今有我犧牲小我娛賓。

1) 第一天

Supervisor:介紹 D 同事你識。這位是 Fion,這位是 Andrea,這位是我們掃把‥‥‥

我:(看一看「掃把」的髮型) 你‥‥‥真係叫掃把啊?

Supervisor:掃把,即係 Supervisor。

我:‥‥‥

然後 Supervisor 把掃把「發揚光大」。

2) 中 - 上

我:喂我發現塊板有個人好似我中學同學 wo 。

同事 K:係?世界真細小。

我:好似係,她又係叫 Jennifer。

Supervisor:她叫 XXX 啊。

我:哦咁唔係啦。

同事 K:XXX,其實係一個女明星的名。

Supervisor:人地話她似 XXX 。

我:哦。

(拿咁其實証明左我係努力讀書唔追星)

3) 中 - 下

我:今個新年都冇想像中忙‥‥‥

同事 K:今個新年係唔忙,暑假個期先叫忙啊,真係做到仈係度。

(背後突然插來) Supervisor 的聲音:~ 熱 啊 ~

我:吓?(其時我有點冷)

Supervisor:你地唔係講緊暑假咩?暑假熱呀嘛,咁 D 人又躁啦,特別多 complain。

我:哦‥‥‥
       我以為你地覺得熱想開大個冷氣,因為其實我有 D 凍。

Supervisor:‥‥‥

4) 今天

Supervisor:(路過) 比心機!

我:(密密做密密做 + 心不在焉) 多謝。
       (突然清醒) er,有心。

Supervisor:(身子定住,圓形嘴中含著一個無聲的「吓」,用疑惑的眼神詢問)

我:你講比心機呀嘛,我應該答「有心」而唔係「多謝」。

Supervisor:‥‥‥你呢個人,真係好鬼單純同天真嫁啫。

(黑線):呢句‥‥‥其實可以是正面同負面嫁 wo‥‥‥

2012年2月14日星期二

不作討厭的人

有天放早,去了剪髮。我想要斜斜的「平陰」,最後得到微平的「斜陰」。結論是,除了長度,分別不大。也好。

剪好跟友人相聚,一剎,突然發現自己喋喋不休在「呻」。住口了。不應該啊。不要讓自己成為只懂抱怨的討厭人物。不是不能說,朋友是分憂良藥,但亦要學會適可而止。不要只著重自己。

或許,在分享而不分怨之間,說話不說話之間,平衡,好比踏高跟鞋登山,都需要技巧。

btw, So... today is Valentine's Day: Happy Every Day!

2012年2月8日星期三

數。

點。
上班這樣久還沒有習慣。

點。。
現在只有生,沒有活。

點。。。
希望成為進化後的自己。

點。。。。
上帝還是待我不薄。

點。。。。。
盼尋找,就尋見;叩門,就開門。

點。。。。。。
玲魂,返來,返來啦。

2012年2月5日星期日

遭誤解的天才

上了半個多月的班,犯了大大小小的錯,正常都會有挫敗感。而當我覺得自己開始上手時,會有新的錯誤等著。

我有三個上級,有一個感到較難相處,大概因為大家的風格不同。其實我知道自己笨,也一點不介意被指正,但我十分介意被人用曖昧的態度暗指。。。當然,作為我上司,他一定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但他在尋常會議也表現得萬分緊張「口塞塞」,亦有點難令人信服吧?
心裡難受,我就安慰自己,天才在他的時代都會被誤解。

資深同事安慰我說,出來做事是這樣的。換個角度想,他起碼肯訓你,証明有改善空間。總較笑裡藏刀好,其時死了不知為何。又說她剛出來做事也很拙(不是說你拙,她說=="),有段時間她幾乎天天以淚洗面,不過熬過了就好。
很感激。

朋友勸我 don't take it personal,我只是淡笑。如果我問你是否天生這樣醜,你覺得 per 不 personal 呢?

呻完。多說無用,做好本份是正途。

2012年1月29日星期日

我的新年

上班就懶更新。

放工不是特別累,但已沒有心情做其他事了。真佩服半工讀的人。

因為公司是「娛樂界」,所以公眾假期也要照常上班。這個新年基本都在公司渡過。難得放假就在家「煲劇」,生活頹得很。因此我不介意放不放假。放不放假都一樣。上班是 no life。休息就是 know lie。這樣看來,上班似乎還比較有意思。

昨晚到中學老師家拜年,想不到他也曾在我現職公司做。
世界真細小。

聽到同學打算去working holiday,心裡一動。我也曾有這個念頭,最後還是決定暫緩。如果去working holiday,儲錢到外國讀碩士是不是會更好?就在兩個想法間徘徊。而最終會不會實行,亦是未知數。
向來,「說」都比「做」容易。

太多事想做想試太多東西想學太少時間精力金錢,還有,勇氣。

2012年1月19日星期四

上班三天

星期一新工作開始,前二天都在「上課」。聽公司簡介啦,員工守則啦,工作安全和環保等等的資訊。我也自問認真聽書,不過也有走神就是了。

暫時的感覺是:同事應該容易相處,上司也大概體貼肯教。不過上班不能穿牛仔褲跟波鞋倒叫我有點為難。要知道這兩樣是我慣常衣著。只好每晚頭痛衣飾配搭。而且,路程真。正。遠。

第一天聽完課回自己部門,有做逃兵的衝動。看著一大疊筆記,想到要應付各種問題。似乎還是讀書好。但跟自己說:工作是很好的學習,磨練人百折不朽。再講,剛開始當然甚麼都不懂,時日是最好的導師。稍釋懷。

然後又想工作的意義。(雖然現在想這個可能早了點)

今天一早就要回公司,五時多出發。見到樓下公園嬸嬸努力掃地,然後知道平日都忽略了一直在背後努力工作以維持我們現有的,平凡普通的世界,的人。

上班介意加時工作是正常的吧?但我安慰自己:讀書也要在課餘做功課啊。通宵達旦,而且是沒工資的。

2012年1月14日星期六

Cheeni Kum (低糖)

看 <Cheeni Kum>,男主角因女主角沒有出現而垂頭喪氣。女孩安慰他的一段說話很有意思:

女孩:你為甚麼傷心地傷心?為甚麼不試試高興地傷心?

男主角:‥‥‥

女孩:我們為甚麼會傷心?因為心情沉重。沉重啊,沉重。為甚麼心情會沉重呢?因為有人傷了我們的心。誰又可以傷我們的心?是那些和我們很貼心的人。誰是那些貼心的人?是那些曾經讓我們很開心的人。你是曾經開心過的,現在傷心了,對不對?所以要高興地傷心,不是傷心地傷心。



女孩去世,女主角安慰他的一段亦是異曲同工:

女主角:嘿,我知道你很愛 Sexy。你為甚麼要讓這些淚水帶走對她的愛?這些眼淚,會慢慢減少愛的。我告訴你原因:我們為甚麼會哭?因為我們的心已經很沉重了。很沉重。我們的心沉重是因為堆滿了愛。流失的淚水會讓心慢慢變輕。為甚麼我們的心會慢慢變輕?是因為我們的心中有愛。慢慢地、漸漸地隨著淚水出去了。你那樣地愛著 Sexy,為甚麼要哭掉心中的愛呢?

2012年1月13日星期五

畢業旅行之韓國五天自由行 2

主要是照片:

1st brunch

dinner


martial arts


we played that

ship to island

snow-man under moonlight

drum performance

sheep
stand up every body

2012年1月10日星期二

畢業旅行之韓國五天自由行

夜機出發,到韓國大約是零晨四五時。落機已感覺非一般的寒,馬上把手套、冷帽等戴上。出外呼吸都噴白氣,笑說像蒸氣火車頭。因為整晚沒有睡,大家都有點呆。

乘車到酒店,迷迷糊糊睡了一會。放好行李,到附近吃了中飯正式開始行程。韓國人似乎都不太會講中、英文,所以問路、溝通都有困難。出門旅行就變得很 self-aware,眼前一堆外星文。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一套符號,便利生活,但去到另一個地方,這套法則就不適用了。我想如果身份互換,我們的圖畫文字也會被看為「奇文」。

韓國人大多很熱心,即使溝通不到也願意花時間跟你「指手劃腳」一番。到最後我們已經會「聽」韓文了。

「Can you tell us how to go to...」(打開 Map‥‥‥)

「... sim mi da.」(指手劃腳指手劃腳指手劃腳‥‥‥)

「umum, kum sa ham ni da.」

「他講咩啊?」

「他話直行之後轉左,應該過一個街口到。」

「哦‥‥‥你識韓文嫁?」

「唔識嫁。」

「咁你好像好有信心咁講‥‥‥」

「扮識啫。」

「‥‥‥」

「行啦。」

於是見到外國人從未如此興奮。「喂有外國人啊快 D 問他啦。」

大概是文化問題,光從行為舉止來看,韓國人似乎頗矛盾。一方面他們熱情、樂於助人;另一方面又 (看似) 面色不善、會推撞他人。(這方面都幾像中國人)

Day 1

the way up

my boot footstep

北村韓屋村

A Korean nice lady that show us the way & voluntarily be our tour guide
 Day 2

@ train station, waiting for train

on the way

Petite France

inside

my prince

nice wall, but has terrible smell

about the writer

different versions

handwriting


南怡島
ice lake, I tried to break the ice with rocks, but failed

fake snowman
Day 3
Seoul tower

I wanted to buy one, but didn't

music here

heart lock

I guess every lock here has a story

teddy bear museum

it's interesting to see bears doing human works

"movie" showing

see the heart-shape behind?


special effect: push the button of a place, and the TV will move and show a movie related


can you see the bear Mona Lisa?


Day 4
Everland

Disney style, I shall say

Baby car parking

real bear

TV filming

tiger


family hug, can you see the baby in the middle?

relax, take a nap

above head-level

show

nutcracker

which is my hand?
a green house inside supermarket

so many kimchi

(I brought some but the officer didn't let it on board!) angry me die

conquest

最後一晚,十一時多到酒店附近食店吃「晚飯」(韓燒肥牛)。看到旁邊還有一枱,禁不住說:

「其實我地都唔係好夜啫,你睇仲有韓國人。」

「可能人地食宵夜呢。」

「宵夜洗唔洗咁豐富啊?係香港食宵夜最多都係食碗‥‥‥」雲吞麵三個字還在口中,就聽到鄰桌的廣東話。忍不住隔桌相視而笑。我把還在喉頭的「雲吞麵」吞下。她們走了。我還在考慮要不要打聲招呼,她已經跟我們講再見。

Day 5

Huge iceberg

within airport

與朋友旅行跟一個人旅行感覺很不同。可惜 Eunice 不能去。

雖然跟團比較方便而且少麻煩,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行。自己乘車問路點菜找方向;遇到好人壞人煩人點人又比人點都是好的學習。我們曾經一天內乘錯幾次車,問路又比人點。當時感覺有些慘,但老了就可以跟人說:我年輕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