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4日星期二

(轉) 抗爭八個月了,要理解政府表面「瘋狂抗疫」之下的盤算

全民抗疫,但香港人自去年6月9日打出的時代革命,還在同時進行的。這場運動,到今個星期日就八個月了。這八個月,我們認識了一個可怕的「新香港」,也必須在這「新香港」的脈絡中,理解政府表面「瘋狂抗疫」、荒謬無能,但其實也可有其「理性」和盤算的:
1. 林鄭政府對香港人報復和出氣的機會
現在很多人說政府面對疫政的政策很「廢」,讓香港陷入疫情大爆發的潛在危機,但其實從過去八個月的警暴,我們已清楚看到,林鄭政府攻擊和殘害香港人,是不遺餘力的。它現在對疫情的反應,不僅不是「廢」,反而是非常理性而故意的:這是林鄭政府報復和重新獲得北京信任的機會,以差勁的防疫政策對付香港人,玩弄一下「反叛」大半年的「香港大多數」,是天跌下來的大好機會。「留島不留人」也許只是更長遠的政策,但這場疫症的降臨,正好讓被打得體無完膚的政權出氣,反撲一下。
2. 疫情大爆發也許有助「止暴制亂」
林鄭政府也在賭一把,盤算一下,到底防疫成功或是防疫一塌糊塗,比較有利之後消滅香港人的抗爭運動?現在全民上下一心抗疫,相信民間自救,不信政府,無論政府做得怎樣,疫情過後一定被攻擊得體無完膚,抗爭會再達高峰。既然如此,它不如搏一搏,故意製造恐慌和分化,疫情愈是危險和嚴重一點,抗爭再起就愈遙遙無期,也算是「止暴制亂」的短期策略。對於苦無對策的香港政府,疫情不上不下的情況,連同那不確定性,比疫情被快速撲滅後抗爭立即重啟要好,而部份市民,也會有「疫症來了不要添亂」的想法,這是林鄭最想要的。
3. 醫護最反叛,趁機好好報復
整場運動中,其中一班最「反叛」的香港人,就是各大公立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在有「和你lunch」之前,醫護已經時時在醫院,利用午飯時間作抗議,那些照片和行動,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疫症來臨,防疫政策最影響的就是這班良心醫護,政府防疫不力,生命最受威脅的,也就是這班抗爭的中堅份子。之前醫管局無力對醫護秋後算帳,現在是極難得的機會,讓林鄭政府和醫護界的建制力量,一次過向他們報復。
4. 口罩和物資不足的恐慌有助建制和「藍店」復元
當社會陷入搶物資的恐慌時,許多市民,甚至政見「淺黃」的香港人,會暫時不理商店的政治立場,只要有所需物資的話,就迫著去幫襯。建制派也可趁這機會,在稍後透過供應相關防疫物資,特別是口罩,嘗試收復之前選舉和民意的失地。雖然短期內「黃色經濟圈」示範了民間自救,但那始終是小規模的,建制與「藍店」掌握的雄厚資源,在未來幾個月該較有力掌握穩定貨源,讓它們藉供應重獲「中立」市民的支持。整體而言,市面物資不足帶來的恐慌,林鄭政府應該樂見。
5. 借疫情瓦解黃色經濟圈
疫症爆發前,黃色經濟圈正踏上軌道,發展愈見成熟。由抗爭帶來的經濟「攬炒」,在黃店之間可以由黃色經濟圈克服,嘗試令「攬炒」的效應局限在藍店之間。疫症主導公眾的關注,疫情讓市民減少出街和消費後,讓「攬炒」的效應無法有效地被黃色經濟圈克服。在這新局面,黃藍之間,受重創的反而會是通常小本經營和獨立營運的黃店。疫情不快速退卻,公眾仍有恐慌的話,政府也可間接破壞黃色經濟圈,一部份黃店會受嚴重打擊。
6. 在Connect了的民眾之間製造矛盾
如果社區爆發,更深的恐慌出現,原本「不分化不割席」而又團結的抗爭群眾,內部就有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分裂和矛盾,到時矛頭就不只指向當權者,容易出現互相指責的局面。舉例來說,運動讓香港人connect了不少港漂,如果他們因疫症而遇上歧視的狀況,就會十分影響之前難得建立的connections。港漂只是一例,對民主派的區議員的不滿,也開始漸現,這些各種各樣的矛盾,正是政權所樂見的。
7. 無視醫護罷工,故意爭加抗爭的無力感
多無能的政府,其實也不難預視到醫護有可能抗爭,向政府的防疫政策施壓。以荒謬的防疫政策,加重醫護的負擔,觸發罷工,引導群眾攻擊他們,已是林鄭政府典型的抹黑手段。但這次更進一步的是,林鄭特意多番強調,「激烈行動」不會讓政府就範,顯然是極有意識的策略,想在香港人心中植入「沒辦法,政府就是不會受硬」的消極想法。只要群眾是清醒的,就會記得過去八個月的教訓是,其實政府不就範,反而只是因為行動尚未夠激烈。現在只有醫護罷工,他們似被singled out,林鄭政府倒是放心。但香港人在過去八個月摸索出來的道路是,要全民各行各業一起,「和」、「勇」、「罷」的行動皆嘗試。如果在疫症之中,香港人還是繼續這樣實踐「和勇罷合一」的話,暴政還是要跪低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